
陕西石泉县政协“小信息”服务“大民生”
“社区老人‘吃饭难、照料难’的大问题,终于有了着落!”近日,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光荣喜悦地说。这一变化,正源于石泉县政协委员吕恩锡所提交的《关于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的建议》。
而这件社情民意信息并非孤例。据悉,近年来石泉县政协通过运用“四点”工作法,系统推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质增效,使其真正成为听民声、汇民智、解民忧的“高速路”和“连心桥”。
以“民生关切”为着力点,选题精准。县政协建立“三围绕”机制,即围绕全县中心工作、民生热点难点、基层治理短板,通过委员走访、界别座谈、网络征集等方式,结合视察调研、民主监督、对口协商等工作,梳理形成“年度重点选题清单”。今年以来,累计收集城市管理提升、公交线路延伸等民生类信息占比达65%。
以“小切口调研”为切入点,深挖实情。县政协积极推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倡导“微调研”“深解剖”,鼓励委员直插现场、蹲点调研。例如,针对5个交通续建项目进展缓慢的问题,委员连续跟踪、深入核查,最终推动县政府筹措资金、加快进度,让“堵心路”变“畅通途”。
以“多方联动”为关键点,提质增效。县政协通过构建“1+N”工作机制,“1”即政协专委会统筹,“N”即联动部门、行家、群众三方力量。每季度召开部门协商会,邀请住建、交通等单位提前参与;组建涵盖法律、农业等领域的“智囊团”,提升建议专业性;利用“民意直通车”邮箱与微信平台,广泛发动群众“随手拍”“即时提”。多篇信息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,真正实现了“民意”进入“决策”。
以“成果转化”为落脚点,闭环管理。县政协对社情民意信息分为三级进行分类处置,分别报送上级政协、党政领导或部门镇办,并同步实施“办结销号+回头看”督办机制。今年以来,县政协已报送的245条信息中,92条获职能部门落实反馈,推动解决养老、交通、公共设施等民生问题60余项。
